房地产“黑名单“公布 不是结束而是开始
国庆节假日期间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45家违法违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名单,指出这些企业和机构发布虚假广告、恶意编造散布谣言,制造房源紧张气氛,采取违规预售、捂盘惜售等手段,煽动消费者购房,以抬高房价、牟取私利。这些不法行为损害消费者权益,误导市场预期,社会影响恶劣。这是有关部门宣布对房地产销售机构实施“黑名单”管理以来的一次雷霆行动。 房地产市场何以从“去库存”变为“抢房”?此次公布的45家违法违规企业和机构涉嫌的不法手段之外,其分布地区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:其分布的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、天津、苏州、南京、无锡、杭州、厦门、福州、济南、合肥、郑州、武汉、成都,都是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“热得发烫”的城市。房地产市场“天价地”频出、住房价格短期飙升,固然存在信贷、土地等宏观经济的原因,但对普通消费者来说,造成恐慌的直接原因就是违规预售、捂盘惜售、造谣传谣、哄抬房价、煽风点火,从而扭曲市场信息、改变消费预期。对此,有关部门绝不能止于公布“黑名单”,还应当依法让不法企业、机构及其责任人付出应有代价。
今年8月,住房城乡建设部、发展改革委、人民银行、银监会等七部门出台意见,加强房地产中介管理,促进行业健康发展,强调实施诚信典型“红名单”和失信主体“黑名单”管理。实施“黑名单”制度有法可依,关键在于违法必究,执法必严。此次公告的企业及机构“发布虚假广告、恶意编造散布谣言”等行为,不仅仅违反了部门规章,而且触犯了广告法、消费者保护法等法律。发布虚假广告以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蒙受损害,必须承担的民事责任、连带责任,我国的广告法有明确规定。发布虚假广告,骗取消费者钱财达到一定数额、情节严重,就构成虚假广告罪。而恶意编造散布谣言,损害消费者权益,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,依照我国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,要追究刑事责任。因此“黑名单”公布,不是结束,而是开始。
房地产业涉及住房民生、公民财产权,更涉及土地政策、金融安全、人的城镇化、户籍制度改革,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。因此,加强房地产市场的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,归根到底要靠法治。依法治国,依法治市,依法治企,确保房地产管理“黑名单”不是没牙的老虎,方能清除害群之马,推动房产业健康平稳发展。 |
吴江楼市网为您提供吴江房产信息和吴江二手房信息!了解更多吴江楼市资讯请到www.wjloushi.com/
吴江二手房,租房,扫以上↑微信二维码关注
更多吴江楼市资讯,请扫以上↑微信二维码关注
相关阅读
- 【国内】恒大深圳总部75亿底价拍出,另有多宗地块被政府无偿收回 (2022-12-01 16:22)
- 【国内】146张罚单6285万元:前5月“涉房”违规贷款中小银行成重灾区 (2022-06-14 15:32)
- 【国内】交房时“阁楼”变“闷顶” 开发商违约返还10万元 (2022-05-14 15:3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