楼市松绑问题日趋复杂 言论不断

2014-05-15 16:11 浏览人数:1569次

   近期,各大媒体有关楼市松绑的言论不断。限购取消、落户门槛降低均被看做楼市松绑的标志。南宁、无锡、杭州萧山区正式解除限购措施,无锡降低落户门槛,苏州拟打算以社保折算面积降落户标准。

 

  针对此类现象,记者就取消限购的城市是否会大规模出现,限购取消对楼市是否会产生大的影响,降低落户门槛是否为救市等问题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。不少专家纷纷表示,限购执行明紧暗松,限购退出是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必然,供需关系已成为影响楼市的根本,降低落户门槛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必须,与救市无关联,因此,限购取消对楼市影响将十分有限,各城市将会依据供需情况逐步放开。
 
  限购政策执行层面“明紧暗松”,对楼市影响有限
 
  限购政策自执行以来,明紧暗松,各项目通过二手房中介等各种途径暗箱操作,对楼市影响十分有限。
 
 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表示,过去几年,从限购政策的执行面来看,当楼市相对低迷期时,在二三线城市、甚至一线城市,补缴社保证明、纳税证明已成常态,甚至有的二三线城市中介代办社保证明、纳税证明“一条龙”服务已成为现实。
 
  因此,当前楼市相对低迷期时,各地限购政策执行的意愿明显会下降。此前代办社保证明、纳税证明“一条龙”服务或将重现市场。届时,二三线城市的限购基本会被这个潜规则破解,呈现出“明紧暗松”的政策面执行特征,甚至部分二三线城市限购政策会“名存实亡”。
 
  客观的说,二三线城市楼市限购的存在意义也就不大了,取消限购对于市场的冲击也不会太大。待市场时机成熟之时,这些城市再明确提出取消限购政策或针对这样的现象不了了之,最终扯下这层还需补缴社保及纳税证明的遮羞纱布。
 
  限购是楼市调控双轨制的过渡,退出是必然的
 
  楼市的调控最终要回归市场主导,限购是当前政府保障房未落实到位下的过渡产物,必然会退出历史舞台。
 
  “限购是一种行政手段,不是市场手段,是政府4万亿投资出台后的产物,目前政府对楼市的调控是双轨制,一是保障轨,二是市场轨,但是目前保障轨还没有跟上,所以调控还未能退出,用限购来做一个过渡”世联行苏南地区副总经理、苏州公司总经理刘伊宁说。
 
  苏州大学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沈健认为,限购会慢慢退出,未来楼市的调控还是要靠市场。去年举行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市场主导,要把市场的手往前放,计划的手往后放。
 
  多年在三线城市从事房地产营销、江苏豪庭置业有限公司营销总监蒋荣扣告诉记者,取消限购可能短期内对市场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,增强购房者的信心,但是无法改变房地产发展的客观规律。当前的楼市供需失衡已是大势,一二线城市稍好,三四线城市已无药可救。本届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初衷是市场主导,目前的房地产市场萎靡是市场自行调整的必然结果。
 
  限购的退出不会一蹴而就,各城市将依供需情况逐步取消
 
  限购是否退出取决于各城市楼市的供需关系,在限购取消对楼市稳定无影响时,限购必然就会取消。
 
  刘伊宁认为,限购是否退出取决于退出是否会对楼市产生影响,有影响就不会退出,没有影响就可以退出。例如,无锡,放开限购对楼市不会产生影响,就应该退出。但是,像杭州一些城市就仍然需要限购。限购是否退出要依据供需情况。
 
  降低落户门槛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必须,与楼市关系不大
 
  降低买房落户标准,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需要,并非出于救市。
 
  刘伊宁表示,降低落户门槛,是出于消费者的心声,不是楼市本身的问题,很多外来人口买了房,在这里定居下来,就应该让他们享受到市民化的待遇。而且,只有留住人才,才能让城市更有活力。例如深圳,户籍基本没有设置门槛,毕业找到工作就可以落户,缴纳社保几年就可以享受和市民一样的待遇,所以深圳的服务业才能发展的如此之好。降低落户门槛,留住人才是让城市更有活力的方式,和楼市没有关联。
 
  业内人士表示,房地产发展的黄金十年已经结束,各大城市的供求关系已经发生了逆转,限购必将会陆陆续续取消。但是,限购取消的前提必然是取消限购不会对房价产生大的影响。

吴江楼市网为您提供吴江房产信息和吴江二手房信息!了解更多吴江楼市资讯请到www.wjloushi.com/

  • 吴江二手房,租房,扫以上↑微信二维码关注

  • 更多吴江楼市资讯,请扫以上↑微信二维码关注